您的位置:游民星空 >> 科技频道 >> 科技生活 >> 正文

是联合还是垄断 曝滴滴快的合并交易落定

2015-02-13 14:41:22 来源:腾讯 作者:未知 编辑:摘星者 浏览:loading 评论(loading)

持续烧钱大战

  凭借资本的力量,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在打车市场一路攻城掠地,在相互的捉对厮杀中,既淘汰竞争对手,也不断涉足新领地,尤其是专车领域,当然也在消耗大量融来的资金。

游民星空

  资料显示,滴滴打车获4轮投资,宣称超8亿美元。快的打车融资金额与滴滴打车相差不大。

  滴滴打车几轮大的融资分别是:

  2013年4月25日,获得腾讯产业共赢基金B轮投资;

  2014年1月2日,获得中信产业基金和腾讯产业共赢基金投资的1亿美元C轮投资;

  2014年12月11日,获中投公司、淡马锡 、腾讯产业共赢基金投资的7亿美元D轮投资;

  快的打车几轮主要融资分别是:

  2013年4月10日,获阿里资本、经纬创投1000万美元A轮投资;

  2014年4月1日,获阿里巴巴、经纬中国、一嗨租车1亿美元B轮投资;

  2014年4月获老虎基金、阿里资本8000万美元C轮投资;

  2015年获阿里巴巴、软银中国、老虎基金6亿美元D轮投资。

  滴滴和快的开启最好资本时代,也开启最坏资本时代。最好资本时代是大家相信要有足够资金,要让投资人敢于给。最坏资本时代是投资人和创业人都认为要有更多期待,疯狂烧钱。

  一位互联网公司CEO表示,“打车大战也被认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,是‘大佬’派出两个‘小兵’出去打仗,‘大佬’给钱,‘小兵’就管打仗,跟自家有多少资产没直接关系。”

  上述人士称,这让投资圈有新思维,即跟车相关的就拿钱砸。“但投资人要多考虑一下,不是所有应用是如打车应用这么高频的支付入口之争,钱投入后,还是要考虑如何收回成本。”

  汉理资本CEO钱学锋也表示,打车应用的补贴烧钱模式不可持续,轻资产模式需要突破。

  也有很多理性的投资人不认可打车应用一眼望不到头的烧钱模式。一位曾投资过快的打车的投资人后来没跟投快的打车,其谈及参与快的打车融资时自己两次不同抉择的原因:

  当初投快的打车时觉得快的打车不是做出租车业务,而打车软件是很好的应用,可让出租车提高效率、减少空跑,还可帮助客户,使客户在家里就能叫车,而不一定要跑到街边打车。

  第二次放弃跟投快的打车的原因是,快的打车估值太高,且打车应用慢慢改变了性质,不再只是帮助出租车提升效率,还可能抢了出租车的饭碗,让原来平衡的生态发生变化。

补贴减少 出行玩家竞争从轻变重

  滴滴打车、快的打车合并背后,对消费者不一定是利好,最明显的是,补贴可能减少。而一位投资人更建议说,打车应用还有一种选择是,可考虑跟重资产租车公司进行整合。

  此前,易到用车宣布和海尔金融产业联合成立的重资产平台海易出行,并计划在2017年时达到10万辆车的规模;神州租车也凭借既有的车源优势和车辆运营牌照优势涉足专车领域。专车市场逐渐演变为大玩家的竞技场,和此前打车软件类似,一场大洗牌也迫在眉睫。

  可以预见,专车模式未来的竞争已经不再是补贴大战这种玩法,未来将会是全产业链综合实力的抗衡。

  志成资本创始合伙人邓海韬对记者表示,从长期来看打车或专车市场较好的状态是最后有一家公司形成垄断,并制定出这个市场的标准和规则。他还表示,目前打车和专车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,要达到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才有可能实现盈利。如此看来,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的合并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。

上一页 1 2 3
友情提示:支持键盘左右键“← →”翻页
更多 分享次数:
站内搜索
关于本站 | 网站招聘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新浪微博 | 腾讯微博 | 优酷空间
Copyright©2003-2014 GamerSk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游民星空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890号-1 冀ICP证B2-20130083 冀网文[2013]0591-010号